房屋本身類 得房率:得房率=(建筑面積-公攤面積)/銷售面積,是買房比較重要的一個指標。計算房屋面積時,計算的是建筑面積,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實惠;太高,不方便。因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積就越少,住戶也會感到壓抑。一般,得房率在80%左右比較合適,公共部分既寬敞氣派,分攤的面積也不會太多,比較實惠。 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以上計算;采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自然層數。房屋總層數為房屋地上層數與地下層數之和。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層數。 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檐口或屋面面層的高度。屋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筑高度。 建筑間距:兩棟建筑物或構筑物外墻之間的水平距離。建筑間距主要根據所在地區的日照(樓盤)、通風、采光、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開間:住宅房子的東西走向的寬度。 進深:住宅的南北走向的長度。 層高:指下層地板面到上層樓面的高度,包括樓板厚度,以米為單位。 凈高:指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的凈剩值,即樓板上表面至上層樓板下表面的距離。 付款類 現房:是指消費者在購買時具備即買即可入住的商品房,即開發商已辦妥所售房屋的大產證的商品房,與消費者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立即可以辦理入住并取得產權證。只有擁有房產證和土地使用證才能稱之為現房。 期房:即指開發商從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開始至取得房地產權證(大產證)止,在這一期間的商品房稱為期房,消費者在這一階段購買商品房時應簽預售合同。人們習慣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一般情況下,期房的價格較低,挑選余地較大,但由于是先付款后交房,因此購房消費的過程和結果要依賴于購房合同約定的權利義務的履行,而購房合同的履行,不僅受開發商自身經營的影響,還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制約。 誠意金 所謂的“認籌金”是開發商的一種營銷手段,在收取“認籌金”的同時,對購房者許諾一定的優惠,提高購房者的積極性。另外,憑此確定購房者選房的先后順序,維護購房秩序。如果購房者沒有選中理想的房屋,開發商將把“認籌金”如數退還給購房者。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預付款性質的費用有各種名目,與“認籌金”大同小異的還有“VIP卡”、“誠意金”、“會員卡”等等。記者獲悉的一個案例是,當購房者遞交數萬元申請成為VIP后,這筆費用在選不到房源的情況下開發商也不予退還,并且還被開發商要求在樓盤項目的收費運動場所消耗這筆認籌金。所以購房者在交“認籌金”時,切記要問清這筆費用與定金的差異,另外,在對方財務開具收據時,也要留意對方是否將“認籌金收據”掉包為“定金收據”。 |